仲尼说:如果你下定决心,你不会听你的耳朵,而是听你的心;不要用心去听,要用呼吸去听,庄子原文:《颜回曰:敢问真理,当你集中注意力时,你可以用“听”这个词,但你不是用耳朵听,你是用心听;这还是表面的说法,孔子说:你要全神贯注,不要胡思乱想,颜回问:“新斋”二字是什么意思。
庄子原文:《颜回曰:敢问真理?仲尼说:如果你下定决心,你不会听你的耳朵,而是听你的心;不要用心去听,要用呼吸去听。听止于耳,心止于符。生气者,虚心对待事物者,唯道为空,空者亦为斋。”颜回是孔子的学生,而仲尼是孔子的字。颜回问:“新斋”二字是什么意思?孔子说:你要全神贯注,不要胡思乱想。当你集中注意力时,你可以用“听”这个词,但你不是用耳朵听,你是用心听;这还是表面的说法。再努力也不是用心听,而是用“气”听。在这种状态下,听觉的作用早就停止了,心也与气融为一体,没有了后天的感知。“气”的本质是空,正因为“空”才能容纳物体;只有“道”才能把“空”合在一起。如果功夫能做到心有灵犀,那就是“心斋”的境界
庄子天地说:“忘物,忘天,其名为忘己。忘我之人,谓之入天。”所谓“入天”,就是与天为一,与天为一,即与天同生,超越生死,超越痛苦。这一点,“大师”说得更清楚:“我还是留着讲吧,上完日本就可以出国了;我一直在世界之外,我会保持它。七天后,我可以把东西放在外面。是外来的东西,我就留着,过了九天就可以在外面生了;已生于外,而后能见过去,而后能独见,而后能见无古今,而后能入不死。”这里所谓的“外”,就是“遗忘”,陈鼓应说:“外”仍然是被留下和遗忘的。”《陈鼓应:庄子注与译文》,185页,中华书局,1983年。庄子认为,只有“外世界”、“外物”、“外我”,在忘却一切之后,才能“彻底”、“独立”、“淡泊古今”,最终达到“不死不生”。这里的“不死不生”是指不受生死观念束缚的精神境界。
3、心斋、撄宁、坐忘三者的解释与联系庄子主张以“忘”、“斋”、“静”的心态面对人生。所谓“忘”,就是否认知识是不同的,把它们全部忘掉,从而达到心灵的平静,“心斋”就是全神贯注,不是用耳朵去听,而是用心去体会,用气息去感知周围的事物,从而达到一种空明的心境。我在《庄子·养生大师》里的师父说,我理解牛,不是用眼睛去看,而是用心灵去感受,“不是用眼睛去看”,所谓“宁”,就是维稳,静下心来,乱中无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