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叫做正拍重音节奏型,2、动指敲击底鼓,看到动就要敲打一次底鼓,当然,重音是可以转移的,如果把重音放在2、4,爵士鼓打4time(镲片上,这个是重音的问题节奏型往往需要重音的,基本节奏咚次达次的重音就在1和3,在军鼓和底鼓重音的同时,一般HH也要配合做出重音。
在一首音乐里低音乐器一般是不加混响的,比如底鼓、贝斯,他们主要体现节奏和力度及稳定感,加了混响会稍显浑浊,当然特定风格的除外。他们两者的融合一般通过均衡和压缩来实现,均衡器可以调节不同频段的能量分布,用的多的比如waves里的Q系列,比如Q10.压缩器可以调整动态感,用的最多的算C1吧。具体的调节,与音乐风格和原始乐器采样有关系,可以慢慢摸索。希望可以帮到你
你的问题让我想问你是初学吗,一个初学的人需要用那么多个配置吗?标配5鼓,和一对踩镲,一个吊镲,一个丁丁,我想就足够一个初学的用了,初学调鼓一定要老师来,还有你问的东西完全可以问老师。这网上回答我想画图给你可能你才知道,不然说的话,我也不知道怎么说,没的示范
1、它们之间的正确按顺序是:动(底鼓)、次(踩镲)、打(军鼓)、次(踩镲)、动(底鼓)、动(底鼓)、打(军鼓)次(踩镲)。动(底鼓)、次(踩镲)、打(军鼓)、次(踩镲)、动(底鼓)、次(踩镲)、动(底鼓)、打(军鼓)、次(踩镲)。2、动指敲击底鼓,看到动就要敲打一次底鼓。3、次指敲击踩镲,看到次就要敲打一次踩镲。4、打指敲击军鼓,看到指就要敲打一次军鼓。扩展资料练习顺序:1,双手的基本拍子。2,重音移位(1-15连音双声部所有动态)。3,去掉轻音练习。4,基本节奏型。5,装饰音,填充训练,以及基本的双手复合。6,手脚双声部复合。7,通鼓及镲片的应用。8,双脚的基本拍子(同理123)。9,双脚的三声部复合及多种手法。10,初级的混合拍
4、爵士鼓打4time(镲片上这个是重音的问题节奏型往往需要重音的,基本节奏咚次达次的重音就在1和3。在军鼓和底鼓重音的同时,一般HH也要配合做出重音,这个叫做正拍重音节奏型。这种节奏型偏硬,当然,重音是可以转移的,如果把重音放在2、4。那就是反拍节奏型,同样的打发,重音不一样,感觉就不同了,同理,如果把四下均匀打,也不是不可以。但用的地方比较单一,一般在比较快的节奏里会用或者在比较重的段落中会用,打架子鼓其实就是各种排列组合。没有定数,老师这样要求,只是让你能够掌握方法,以后的演奏中还是要活学活。